房价这件事牛鑫所,本来应该跟人口、经济基本面紧密挂钩。常识上,在人口减少、经济疲软的情况下房价应当下跌。
但到了日本和韩国,这个常识被彻底打破。在老龄化程度加深,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生育率极低的情况下,东京、首尔的房价却在过去五年出现了大反弹,有的区甚至创下历史新高。
这到底是一个新时代的奇迹,还是另一场泡沫的前奏?
一、东京房价逆天反弹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日本的房地产经历了全球最极端的过山车。从上世纪80年代末泡沫巅峰时期,东京的地价足以“买下整个美国”,到1991年泡沫崩裂后,全国房价一路暴跌。
东京最核心的区域甚至跌去70%,业主破产的新闻不断,银行坏账爆雷、房子变鬼屋。那是一个足足持续了二十年的下行周期,直接摧毁了两代日本人的买房信心。这种惨状让很多人认定日本房地产已经凉透了,但2013年的时候一个关键的转折出现。
2012年底,安倍晋三再次上台,日本开始推行史无前例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史称“安倍经济学”。
这不是温水煮青蛙,而是一针猛药,日本央行全面释放流动性,利率直接降到负值,央行甚至买股票、买房地产信托,钱多到无处花。
结果就连东京涩谷的破旧公寓,在2015年都能被开发商低价收购,改造成青年公寓,租金暴涨,投资人迅速扭亏为盈。
安倍时代的这波猛药牛鑫所,为日本房地产市场打下了重生的底子。负利率意味着持有现金是亏的,投资人自然涌向房产这种能提供稳定租金回报的资产。
过去十年,东京的租金回报率可以维持在4%~5%,在全球大城市中相当有吸引力。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日本政府的“观光立国”战略。旅游政策本来只是为了增加消费,却没想到带来的是房地产的热潮。尤其是2018年前后,日本的民宿市场井喷,海外投资客蜂拥而至。
到了2025年上半年,日本房地产投资额同比增长了22%,首次突破3万亿日元,东京更是成为全球房地产投资额排名第一的城市,海外投资客的力量堪称惊人。
中国人疯狂扫东京学区房,新加坡资本收大阪民宿,中东财团直接买下整栋公寓做度假村。很多海外投资者在日本拿到接近双位数的租金回报后,直接加码投资,形成了滚雪球效应。
虽然日本整体人口下降,但东京、大阪等都市圈人口持续净流入,需求高度集中。
以东京中野区为例,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社区,通过城市更新改造成智慧社区,房价从每平米30万日元暴涨到120万日元,租房需求同时暴涨400%。
所以,即便全国人口减少,核心城市仍然能持续吸引青年和就业人口,形成结构性繁荣。
但我们必须看到,这场日本房地产的逆袭背后是明显的分化。东京核心区和几个大都市圈涨势凶猛,但地方圈、乡村房价依然低迷甚至不断下跌。
二、韩国首尔房价一枝独秀牛鑫所
与日本不同的是,韩国房价的故事则更偏向结构性失衡。韩国首尔2021年8月的房价曾因疫情冲击降到1258万韩币每平米,市场低迷。但2023年开始,反弹模式启动。
2023年8月涨到1430万韩币,2024年猛冲到1852万韩币,2025年8月更是突破2000万韩币/㎡,创历史新高。一套80㎡公寓在首尔售价约16.8亿韩币,折合人民币约868万。
韩国央行的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除首尔及周边都市区外全国其他地区房价普遍下跌。
东南部、江原道、中部等地的跌幅虽不剧烈,但却是持续性的下跌。原因很简单年轻人口外流、就业机会匮乏、老龄化加速,直接让住房需求塌陷。
反之,首尔房价因人口集中而持续被推高。自2014年以来,首尔房价涨了112.3%,全国平均仅涨42.9%。差距拉大到64.9个百分点,在全球主要国家中居首。
年轻人为了找工作蜂拥首尔,加上首都圈经济产值占全国比重的持续上升,使得新建房屋在首都圈的需求长盛不衰。外资虽然在首尔不像东京那样高调,但本国财富也在集中涌入首都圈,形成了多方资金推涨的局面。
这种“首都孤独狂飙”的格局,让韩国房市出现类股票市场的结构性行情。首尔是龙头股资金和需求狂奔不止,其他城市成了冷板块,逐年贬值。
长期结果就是严重的经济失衡,非首都圈经济持续萎缩年轻人口流失不可逆转,国家整体经济韧性反而下降。
三、繁荣背后泡沫暗涌
无论是日本的东京,还是韩国的首尔,它们的房价走势都说明了房价与人口总量的关系并不是机械的线性关系,而是受到结构性因素高度影响。
“人口下滑必然导致房价下跌”,只是一种在均质经济结构中才成立的理论。在现实中,资本、政策、人口流向等因素的作用要远远大于人口总数的变化。
在日本,负利率、财政刺激、外资入场、都市圈虹吸形成了房地产的双轮驱动。在韩国,首尔的资源垄断和人口虹吸让首都圈房价独立于全国走势。这种结构性繁荣短期内甚至可以抵消人口下降带来的压力。
但是,这种现象并非没有隐患。当房价的上涨速度一旦超过租金回报率和收入增长率,就会形成新的泡沫,尤其当推动力主要来自外部资本时,泡沫破裂的风险会成倍增加。
而且,区域分化会导致社会结构撕裂,中心区的繁荣与非中心区的凋敝并存,最终可能引发经济与社会的双重不稳定。
因此当房产变成高收益投资品而不是居住空间时,整个社会的住房功能将被投资属性替代。这也将推高生活成本,恶化年轻一代的处境,并反过来削弱长期经济活力。
结语:
房地产的价格从不是单一因素推动的直线,受资本、政策和情绪的裹挟在繁荣与危机之间切换。随着资产金融化加深,房子早已不只是居住空间,而是可定价、可交易的筹码。
它能在短期制造财富,也能在瞬间让信心崩塌。真正重要的不是下一轮房价涨跌,而是认清你在这场博弈中的位置。房子既是家也是局,而选择权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创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